染髮前的準備 設計師在為顧客染髮前,除了要了解染劑的基本運用原理和顏色混和方式外,更應了解染劑的特性,顧客的毛髮結構及皮膚的反應,所以,在染髮前,必需與顧客做充份的溝通,在選擇染劑時,光線充足是非常重要的,因光線不足會影響我們對髮色的判斷,選擇染劑的顏色,要領在判斷顧客髮色後再與膚色配合,膚色較白者可選任何色調,膚色較黃者應選用較深的顏色,健康小麥膚色者可選用銅色或紅色,金色的系列,運用染髮技巧可以將一個人的個性,氣質,膚色作很適當的變化與調配.
- 染髮前要先檢查頭皮是否受傷,因染;劑是化學藥劑,頭皮若受傷加上染劑的剌激會癹生病變
- 再者在染前也需測試顧客的皮膚是否會發生紅腫,過敏等現象,如有紅腫,頭痛,嘔吐等現象,應停止染髮,作皮膚測試時,可用染劑塗於手肘或手腕內側,耳後部位的皮膚.
- 染髮時顏色的搭配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設計師必須要有色彩概念才可知道顏色混合後的變化,具備色調,色度的專業知識是很重要的如些才可深入了解如何適度的調整色彩,顏色的深淺稱為色度,而色調在染髮劑中指的是暖色調與寒色調,含紅黃的色素粒子,稱為暖色調,不含者稱為寒色調
操作上問題也是導致染髮失敗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們來討論一下各種技術在不同情況之判斷和使用,因有時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在判斷髮質和色彩時的錯誤導致失敗
- 第一次染髮(原新髮)當面對第一次染髮時,應從底部開始往上塗至頂部,因人的頭部體度最高的位置是在頂部,所以需預留頂部至前額的U字型(馬蹄型)區分之髮根2公分距離,避免塗上染膏,而髮尾可以先塗上染膏,因為體溫相差太大會造成頭頂之髮根部份有明顯的色差.
- 當塗染完畢(除了髮頂2公分外)大約10公分鐘後,才把頭頂U型部位置的髮根2公分部份塗上染膏,這樣的操作程序才可避免髮根與髮尾的色差不會相差太大.
- 在大約10至20公分鐘後,(視髮質的抗拒性而定)就可至沖水台洗髮,洗髮必需以色去色
- 補染(相同色彩)當客戶需要補染相同色系的顏色時,請先出上一次的染髮服務記錄,並調配與上一次相同的染膏色彩.
- 先塗在髮根己長出的新髮部份(只塗在髮根)然後等候大約10分鐘.
- 再以梳子把髮根的染膏梳至髮尾處,如染膏己凝固,可以水槍把染膏輕微噴濕,才梳至髮尾,這樣就不會髮根與髮尾的顏色明暗深淺相差太大,尾部的髮色經過5-6個星期受到洗髮精的清洗和吹風機的影響會有輕微的褪色現象是正常
- 補色(不相同色系)當客戶需要補染不相同色系時,就伐表頭髮上己有兩種底色.
- 所以需要與客戶討論而選出目標色然後細心的分析髮根的自然色與目標色色系相差的度數.
- 再分析髮尾的色系與目標色之色系相差的度數,才決定以甚麼樣的程序來操作,也需要注意三種色彩之間有否抵消色存在,以免顏色在染後產生色彩還原現象.
- 在操作上,我們要分兩個問題來面對.
- 在髮根自然色與目標色比較後,發現目標色比自然色淺3-4度時,就需要以漂染處理,但褪色時不可比目標色淺,最淺也要與目標色相同,如果色度只相差2-3度,就可以9%直接塗染.
- 第二個的問題要面對的是比較髮尾自然色與目標色的色差度數,當兩個問題都了解時,才能決定髮根用那種雙氧水調配染劑,髮尾應該用那種雙氧水調配染膏,然後再計劃先從那個部份塗染膏,但通常會由色度相差比較大的部份先開始
- 染白髮(褪色性)當客戶在染白髮後,發現有褪色現象出現時,應再用相同的染膏色彩加上6%雙氧水,但比率上是1:1.2(正常的是1:1.5),淢少雙氧水的比例可以降低6%的褪色度,(6%也有0.5-1的褪色率)所以染膏是30ML時,雙氧水應加入36ML,這樣就可以降低褪色的機會,但比率不可少於1:1,不然會影響染膏中的膨脹率
- 染白髮(抗拒性)應直接以染膏(未加入雙氧水)塗在白髮上,讓染膏之鹼性膨脹毛麟片表層和人造色素先進入皮質層,大約10分鐘後,再把染膏調配6%雙氧水塗染在整個頭髮上,這樣操作程序可以讓緊密的抗拒性白髮能先放鬆毛麟片表皮,就可避免染色失敗
不上色的原因
- a.上色時間不夠,人工色素未能充份氧化
- b.顧客本身髮質屬於抗拒性頭髮不易上色
- c.在白染黑時沒有將天然髮色加在目標色中
- d.染前使用酸性護髮素,將鹼性中和
- e.染髮時加入蒸氣,使染膏被稀釋所致f.漂染時間不夠以致頭髮不能真正吸收到所需要的顏色
建議:
- 過色時間必需充足,完成過色前最好檢查頭髮是否上色在洗頭
- 抗拒性頭髮則需先處理或軟化過後在上色
- 在白染黑時必需加入適當份量的天然色在目標色中才可
- 染髮前使用中性洗髮精洗髮,無需塗上護髮素再吹乾
- 需要加熱時請戴浴帽或使用照燈避免染膏被稀釋
- 漂髮時間要適當
褪色原因:
- 上色時間不夠人工色素未能充份氧化
- .受損髮質最容易出現顏色變淺,主要因損壞性髮質屬多孔性,人工色素不能常期依附在皮質層
- 錯誤選擇雙氧水
- 在白染黑時沒有將天然色加入目標色中
- 染後使用鹼性洗髮乳,將部份顏色,尤其是紅色帶走
- 經常吹風,或使用強熱力的吹風機,使髮質變壞,令色素無法長期的依附在皮質層
建議:
- 過色時間必需充足人工色素未能充份氧化
- 受損髮質則最好使用議髮染暫代一段時間,直到髮質改善為止
- 在白染黑時必需加入適當份量的天然色在目標色中才可
- 染髮前使用中性洗髮精洗髮,無需塗上護髮素再吹乾
- 需要加熱時請戴浴帽或使用照燈避免染膏被稀釋f.在重染程序中必須先上底色,另外雙氧水應正確使用
色調不平衡(太紅或太枯黃)原因:
- 漂淡髮色太過
- 顧客本身屬於損壞髮質,髮絲自然色素少,所以能吸收過量的人工色素,造成顏色太過,而產生顏色太紅或太黃
- 在重染程序中沒有進行加色的步驟d.錯誤選擇雙氧水e.染劑比例調配錯誤
建議:
- 褪色時間務必良好,隨時觀看是否已達需要之色度,以免過份色素被褪掉
- 受損性頭髮則須加入底色處理,以免出現一般人無法接受的紅及黃
- 紅色人工色素體本身即是極不穩定色素,所以調配的比例上不宜超過顏色總份量50%d.在重染的程序中應進行加底色的步驟但底色袛能依附在其它顏色上面,而不能單獨使用,附著色使用份量決不超過顏色總份量的25%e.補染時的髮尾處理,請參考愛法柏絲獨有的補染技巧以免髮尾出現太紅或太黃現象
如何使染完後頭髮恢復光澤:
- 選擇品質優良之染劑
- 染髮中適當使用填充劑
- 剪掉己受損或分叉的髮尾
- 選用品質優良的美髮用品,梳髮要輕柔
- 避免做強力逆梳
- 避免在做過份的化學處理
- 用效果顯著之護髮品來護髮
第一次染髮的客人,應從底部開始往上塗染至頂部,因人的頭部體溫最高的位置是在頂部,所以需預留頂部至前額的U型(馬蹄型)區分之髮根2公分距離,避免同時塗上染劑,而髮尾可以先塗上染膏,因為體溫相差太大,會造成頭頂之髮根部有明顯的色差,當塗染完(除了頭頂髮根2公分外)大約10鐘後,才把頭頂U型位置的髮根2公分部份塗上染膏,這樣的操作程序才可避免髮根與髮尾的色差不會相差太,可在大約10至20分鐘後(視髮質的抗拒性而定),就可至沖水台洗髮,洗髮時必須以色去色.
1. 相同色系:
當客戶需要補染相同色系的顏色時,請先查出上一次染髮服務之記錄,並調配與上一次相同的染劑色彩,先塗在髮根己長出的新髮部份(只塗在髮根),然後等候大約10分鐘,再以梳子把髮根的染劑梳至髮尾上,如染膏己凝固時,應以水槍把染輕微噴濕,才梳至髮尾,這樣就不會讓根部和尾部之新舊顏色呈現明顯的深淺度,尾部的髮色經過5~6個星期,受到洗髮精的清洗和吹風機的影響會有輕微的褪色現象是正常的.
2. 不相同色系:當客戶需要補染不相同色彩時,就代表頭髮己有兩種底色,所以需先和客戶討論而選出目標,色然後細心地分析髮根的自然色與目標色之色系相差的度數,再分析髮尾的色彩與目標色之色系相差的度數,才決定以甚麼樣的程序來操作,當然,也要注意三種色彩之間有否抵消色彩存在,以免顏色在染後產生色彩還原現象,在操伯上,我們要分成兩個問題來面對,在髮根自然色與目標色比較後,發現目標色比自然色淺超過3~4度時,就需要漂染方式處理,但褪色時不可比目標色淺,最淺也要和目標色相同色度,如果色度只差2~3度時,就可以用9%雙氧水直接塗染,第二個問題要面對的是比較髮尾色彩與目標色的色差度數,當兩個問題都了解時,才能決定髮根應用那一種雙氧水調配染膏,髮尾該用那一種雙氧水調配染膏,然後再計劃從那一部份先開始塗上染膏,但通常會由色度相差比較大的部份先開始.
I. 褪色性:染白髮後,如發現有褪色現象時,應再用相同的染膏色彩加上6%雙氧水,但比例是1:1.2(正常是1:1.5)減少雙氧水的比例可以降低6%的褪色率,但比例不可少於1:1,不然會影響染膏中之人造色素的膨脹率.
II. 抗拒性:當客戶是抗拒性白髮時,應直接以染膏(並未加人雙氧水)塗在白髮上,讓染膏之鹼性膨脹毛麟片表層和人造色素先進入皮層,大約10分鐘後,再把染膏調配6%雙氧水塗在整個頭髮上,這樣的操作程序可以讓緊密的抗性白髮能先放鬆毛麟片表,皮就可避免染色失敗.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